今天是第五個中國醫師節,遠在數千公里之外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金華援川醫療隊的5名醫務人員在雪域高原上迎來了這個特殊的節日。金華援川醫療隊隊長程振宇記錄了他們的援川經歷和心路歷程,以一種特別的方式獻禮醫師節。
程振宇是中共黨員,援川前是金華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醫務部主任。今年5月,程振宇作為浙江省首批“組團式”幫扶醫療人才之一,踏上了援川的征程。目前他在被援助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人民醫院擔任黨委副書記、院長。在程振宇帶領下,金華援川醫療隊王珊珊、胡耀威、童寶兵和葉華青4名隊員敢于擔當,無私奉獻,發揮優勢,為疫情防控和改善當地人民的醫療條件,提供更好的診療服務和保障,作出了積極貢獻。
西藏在我們心中一直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穿越川藏線是我們心中向往已久的夢想。誰知道會有一天,我們以另一種方式來到藏區,以另一種方式去揭開這層面紗,感受那種不同的高原生活。
2022年5月底,根據中組部“組團式”幫扶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人民醫院工作部署,浙江省委組織部和省衛健委選派66位醫務工作者作為浙江省首批“組團式”幫扶醫療人才,對四川省13個重點幫扶縣人民醫院開展“組團式”幫扶。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慷慨陳詞,我們來自金華市人民醫院和婺城區人民醫院的5名醫務工作者,帶著領導的囑托、同事的祝福和家人的牽掛,背上行李、義無反顧來到2278公里外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人民醫院,參加“組團式”幫扶。
道孚縣隸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南緣的鮮水河斷裂帶,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北大門”,素有“情歌故鄉的后花園”之稱,區域面積705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45米,全縣5萬多人口,是浙江省幫扶的13個縣中海拔最高、最靠近西藏的地方。
6月1日,我們來到這里,看到藍藍的天空、巍峨的雪山、青青的草甸;感受到道孚縣領導和醫院同事對我們的關心和熱情;得到了婺城區援派領導對我們的關愛和照顧。但我們同樣看到這里落后的經濟條件和思想觀念,落后的醫療技術水平和極缺的醫療專技人才。雖然高原反應給我們帶來身體上的不適,馬爾康地震給我們帶來驚慌和恐懼,但共產黨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讓我們克服不適和困難,更讓我們堅定了改變道孚縣醫療現狀、提高道孚縣人民醫院醫療水平、為道孚醫療健康衛生事業作出貢獻的信心和決心。
“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弘揚的“老西藏精神”。來不及克服高反和高原生活的不適,我們第一時間投身到醫院幫扶工作中。根據組織安排,我擔任道孚縣人民醫院院長,未來三年我擔負著道孚縣人民醫院運營、管理、技術發展、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全面建設和提升的重擔,我深感責任重大。
上崗后,我第一時間約談全院中層干部,進行科室調研,全面了解醫院的運營方式和經營現況,以最短時間掌握情況,尋找阻礙醫院發展的痛點和難點,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為提高管理能力,加強責任落實,對院領導分管工作重新分工,明確職責;加強對醫院中層的培訓和指導,提高中層的執行能力和管理能力;梳理各項管理制度和就醫流程,提高為患者服務的意識和能力。為了培養本地人才,我們5人分別和學員簽訂“師帶徒”協議,制訂詳細的人才培養計劃,為本地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專業人才隊伍。為了提高服務能力,浙江幫扶團隊和成都三六三醫院、郫都區人民醫院的專家團隊,協同開設內科、外科、婦產科和康復科門診,積極開展電子胃鏡、CT和MRI檢查、B超檢查、無痛麻醉等相關技術,為道孚縣人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和保障。
我們其他4位隊員分別擔任婦科、產科、康復科和藥劑科主任,在加強科室管理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王珊珊開展婦科腔鏡技術,胡耀威不分晝夜參與產婦的分娩和搶救工作,童寶兵完成第一例偏癱病人肢體功能康復,葉華青積極進行臨床用藥指導。兩個月來,他們在各自的崗位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成都“7·15”“7·20”疫情及西藏疫情發生后,大量游客涌入甘孜州,給身處川藏線上的道孚縣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極大的壓力。我們不僅要做好醫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承擔著縣方艙醫院和亞定點醫院的托管工作,還要承擔大部分居民和游客的核酸采樣工作。我和隊員們積極投身這次疫情防控中。作為院長我對方艙醫院和亞定點醫院的制度和流程進行完善,安排好人員和物資,做好一切應付突發事件的準備;第一時間派出人員支援鄰縣德格的疫情防控;安排好每日的核酸采樣工作。在疫情防控的每一條戰線上都能看到我們隊員的身影,特別是王珊珊同志克服高原地區身穿防護服缺氧帶來的不適,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順利完成全縣全員核酸采樣工作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根雀紅”是雪域高原的獨特稀有樹種,常生長在海拔3000米至3500米之間,深秋和初冬時期成熟的根雀樹綴滿紅瑪瑙般的果實,和紅色藏寨相得益彰。其果實是純天然、無污染的高營養綠色食品。它不僅是道孚的一道美麗風景線,更是藏民心目中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
今天是第五個中國醫師節,也是我們在高原上度過的第一個醫師節。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愿做高原上的一?!案讣t”,用我們的一顆“紅心”,播種、生根、發芽、成長,在這廣袤的高原上播撒下“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