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浙滬地區高溫預警不斷,空調房成了人們的避暑“勝地”。大家吹著空調感嘆:“我的這條命是空調給的!”殊不知,如果空調使用不當,可能會引發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甚至還能“要了你的命”,震驚不?
開空調是為了“續命”,咋變“奪命”了?
市民李大叔有多年高血壓病史,一直堅持服藥,血壓控制良好。今年夏天氣溫很高,李大叔平時就非常怕熱,家里空調溫度也就開得特別低。
這天晚上,李大叔開著空調睡到11點,突然感到心前區不適,胸部隱隱作痛,胸悶氣短但尚能忍受,他沒當回事。一覺睡到凌晨兩點,李大叔仍感覺持續性心前區不適。在家人催促下,他到家附近的醫院做檢查,結果顯示肌鈣蛋白高,醫生建議盡快轉院。
金華市人民醫院收治后,考慮李大叔為“急性心肌梗死”,心內科團隊立即予以急診介入手術。術中提示冠脈血管阻塞嚴重,最重處95%狹窄,予以開通血管,植入支架后,李大叔終于轉危為安。
吹空調為何會“吹出”心肌梗死?其實,這個鍋不能讓空調背。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主任董揚解讀說,在溫度產生巨大變化時,血管急劇收縮,容易形成血栓,如果患者本身就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極易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夏季氣溫高,從炎熱的室外突然進入空調房內,或者沖冷水澡,會使人體體溫驟然下降,這樣明顯的溫差變化容易引起冠狀動脈反射性痙攣,造成心肌供血減少,甚至缺血壞死。
高溫天氣下,人們容易情緒激動,交感神經興奮,使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也會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此外,夏季人體出汗多,易引起水分大量丟失,電解質紊亂,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對于有心血管基礎疾病者容易誘發心肌梗死。
醫生提醒,以下這些情況容易引起心臟病發作:
1.早上6點到中午12點心臟病發作風險比其他時間高。早晨起床后,身體分泌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導致血壓升高,再加上整晚未喝水,血液黏稠度高,容易引起栓塞。
2.心臟病發作在冬天也會出現一個高峰期,氣溫每下降10℃,心臟病發作風險至少上升7%。冬季人體生理機能反應遲鈍,時常處于應激狀態,從而增加心臟負擔。加之室內外溫差大,外出時受冷空氣刺激,血管容易突然收縮,造成血流供應中斷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
3.暴飲暴食后,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腸轉移,供應心臟的血液相對減少,從而加重心肌缺血,增加心臟負擔。
4.用力排便時,需要屏氣,腹壁肌及膈肌強烈收縮,使腹壓升高,從而引起血壓驟升,心肌耗氧增加,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及嚴重心律失常,嚴重者可造成猝死。
5.劇烈運動時,每次心臟收縮時多打出幾倍的血液供應到全身,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心率過快,心肌缺氧,甚至導致心臟病發作。
如何預防心肌梗死?醫生建議,要注意以下幾方面:1.合理膳食,低脂低鹽低糖飲食,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注意飲食攝入量,忌過飽。2.戒煙戒酒,控制體重,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避免用力排便。3.合理安排作息,保證睡眠,避免過度勞累。4.保持情緒穩定,切勿大喜大悲。5.規律運動,適宜參加有氧運動,鍛煉身體需量力而行。避免在環境溫差過大的地方活動。6.有基礎疾病者,規律服藥。7.有心肌梗死病史者,警惕再發,一旦再次發作立即就醫。